<acronym id="qmffi"><label id="qmffi"></label></acronym>
<bdo id="qmffi"></bdo>
<acronym id="qmffi"><strong id="qmffi"></strong></acronym>
        <table id="qmffi"></table>
      1. <track id="qmffi"></track>
      2. 數字報
        肇慶青年畫家莫里加挑戰自我新高度: 在傳承中尋找突破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莫里加1986年出生于肇慶,有著20多年的繪畫基礎,本科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研究生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曾多次在海內外舉辦個人畫展,目前也是榮寶齋最年輕的獨家簽約藝術家。

        《源遠流長》(國畫) 莫里加

        莫里加在創作中。 受訪者供圖

        莫里加參加美學綜藝節目《會畫少年的天空》。

        首次參加綜藝節目,首次參與紀錄片拍攝,首次擔任繪畫導演……可以說,這兩年的莫里加,一直在做同一件事——挑戰自我,突破藝術與大眾之間的壁壘,作出全新的嘗試。

        莫里加1986年出生于肇慶,有著20多年的繪畫基礎,本科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研究生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曾多次在海內外舉辦個人畫展,目前也是榮寶齋最年輕的獨家簽約藝術家。

        今年2月,由湖南衛視打造的國內首檔美學綜藝《會畫少年的天空》順利收官,來自肇慶的青年畫家莫里加獲得了年度專注建設型畫家獎,并成為紀錄片《中國》第三季的指定合作藝術家。在這個節目中,莫里加與眾多藝術家一同被推至熒幕前,為觀眾帶來風格各異的多元藝術表達。除了外形俊秀,莫里加更憑借扎實的國畫功底、亮眼的表現力獲得了策展人以及眾多觀眾的青睞。“真正的藝術,沒有淘汰過任何人”“家庭文化亦是族群傳承”,節目中的莫里加,多數時候是沉穩內斂的,一開口則金句頻頻。

        最引人注目的當屬第10期中,莫里加在畫作《源遠流長》中大膽創新將族譜融進山水畫。這幅畫尺寸為298*193厘米,巨大的畫幅中他留出上部分畫盤古的眼睛。“這是盤古的眼睛,是他覺醒的那一瞬間。”他介紹,而下面巍峨綿延的山脈,不僅復刻了肇慶清明拜山的真實場景,還將莫氏家譜一一署上。遠觀之下,看似幼稚的字體卻自有章法,整幅畫內涵豐富,又氣勢十足。家譜入畫,不僅表達了宗族文化的代代傳承,也表達了莫氏家族的家學淵源。這幅獨特的作品對于莫里加而言同樣意義不凡:“《源遠流長》對我來說是一次新的藝術語言的嘗試,表達了中國人的家國情懷和東方人特有的生命情感。”

        不被人下定義,不活在標簽里,是莫里加的追求。他告訴記者,參加《會畫少年的天空》是他的綜藝首秀,他之所以參加節目,源于在湖南衛視工作的朋友提出邀請,在他看來,這個首個聚焦美術的綜藝節目,大家得以與不同畫風的青年藝術家們交流碰撞,無論對于藝術創作還是電視媒體都是一次新的嘗試。

        “參加綜藝節目我個人感覺最深刻的是創作環境的改變。”相較于平時自由可控的創作時間與創作主題,綜藝節目卻作出了主題限定。在有限的條件內創作,這促使莫里加進入了一種非常規的創作狀態。“這是前所未有的創作體驗,很大程度地激發了我的思考能力和技術水平,同時在創作上獲得了非常大的突破。”他坦言,參加這個節目,讓他在自身藝術創作中看到了更多可能性。

        盡管如今他的工作重心放在了北京,但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肇慶人,莫里加的作品中,一半作品是以肇慶為主題。他認為,肇慶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同時擁有很多優秀的藝術家,對于藝術發展來說具備非常優越的條件。作為嶺南畫派的發源地之一,肇慶還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具備孕育藝術家的天地靈氣。肇慶不僅孕育了自己,也是他的常駐地,讓他形成了對自然的感悟和文化認同的基礎。

        細觀莫里加過往畫作,《鼎湖鳴泉》《閑聽松濤》《曲水通幽》《林隱泉鳴》等作品,其筆墨之間既有傳統國畫的古拙與恬靜,又透露出年輕一代的創新與探索,空靈清曠的畫作仿若令人欣欣然而暢游其中。這不難看出他出生于書畫世家的扎實傳承。他的父親莫肇生為廣東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粵港澳大灣區美術家聯盟副主席、肇慶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莫里加認為,父親對其影響最大的是精神方面,兩人以畫為媒進行交流創作,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父親對于中國畫、對東方傳統文化的理解得以傳承到自己身上。

        從事藝術多年,莫里加對于國畫的看法從未改變過,他認為中國畫的精神內核與東方哲學的精神內核一樣,都注重中庸、大道、天人合一。“我一直認為傳統是有生命的,是不斷生長的。對于國畫來說,過去和當下是屬于同一個生命體,會隨著文明的發展和藝術家的創造日益更新。”他說。

        目前,他正在北京參與紀錄片《中國》第三季制作,并擔任繪畫導演,毫無疑問這又是一次充滿期待的全新旅程。他介紹,整部紀錄片將以繪畫形式呈現,“我把它看作是一件作品來完成,這是我接下來的創作規劃。”

        西江日報記者 陳明紅

        【名家評論】

        莫里加從小就在一個藝術氣氛濃厚的環境中成長,其父親莫肇生是著名的山水畫家,他大學就讀于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研究生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他的愛好廣泛,玩樂隊、跳街舞、演戲劇等都伴隨著他的藝術之路。正是他們這代人的成長環境,能接觸到多元的藝術文化,他除了在自己的專業里學習山水畫之外,還涉及版畫及實驗水墨。觀其山水畫有著過硬的基本功,對宋畫及沒骨畫法有著深入的研究。在實驗水墨方面更多的是一種人與自然的思考,一種生命與成長的思考。這是新生代藝術家難能可貴的狀態。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文聯主席、嶺南畫派紀念館館長李勁堃

        西江日報、西江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
        凡本網“西江日報”電子報,以及注明來源“西江日報”、“西江網”的所有文字、圖片、視頻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版權均屬西江網所有。凡是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鏈接、轉貼、編輯或其它方式發布。已經被本網授權的,使用時必須做到:(1)注明來源“來源:西江日報”、作者信息“西江日報記者***”、相關圖片和視頻的出處及作者。(2)如修改標題,必須注明原標題。(3)如果從其他平臺間接轉載本作品,仍須注明來源“來源:西江日報”。
        2.
        本網未注明“來源:西江網”或“來源:西江日報”的作品信息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并不意味著認同其觀點或真實性,如其它媒體、網站或個人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行負法律責任。擅自使用西江網名義轉載或盜用西江網名義發布信息,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3.
        如本網轉載內容涉及版權、名譽權等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
        聯系人:羅小姐、涂先生(電話:0758—2722284)
        詳細請瀏覽:http://www.hangyunjinrong.cn/about/copyright.shtml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 友情鏈接| 事業單位

        粵ICP備09102757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

        本網站由肇慶市西江報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西江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者建立鏡像 Powered by CmsTop

        av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