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報記者 楊麗娟
我市連續8年監測水產品合格率超過98%,未發生水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水產品的產量和產值更是連年排在全省前列。我市發展水產業、確保舌尖上的安全有怎樣的秘訣?記者就此進行了探訪。
“這批貨將運往盒馬超市和餐飲店,我們出售的每一條魚的魚嘴上都有個二維碼銘牌,掃碼即可溯源魚的整個養殖過程。”2月28日,肇慶觀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尹立鵬告訴記者,一魚一碼,可全程溯源的管理體系,也讓水產品走得更遠,遠銷全國各地。
位于鼎湖區沙浦鎮的觀星農業水產養殖基地里,一排排陸基推水箱里養殖著多種魚類,人為營造的水流和源源不斷的活水注入,魚兒生猛又健康。
“水產品質好不好,水質控制是關鍵。”尹立鵬向記者介紹道,為確保水產健康安全,他們投入了水質四級處理系統,經過處理的水質達到養殖標準的同時,實現養殖過程綠色環保零排放。
尹立鵬告訴記者,為打通塘頭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最初一公里”,肇慶農業部門在塘頭投入了智檢小站,公司依托智檢小站,不定期檢測水質、水產品,農業部門也不定期開展抽查。
此外,每批上市的水產品都會進行藥殘、病菌的檢測,形成一魚一碼,全程可溯源,確保水產品“不安全 不上市”。
智檢小站不僅服務大型養殖企業,同時也輻射周邊養殖戶,無形中帶動養殖戶主動送檢和提高水產健康安全意識。
位于鼎湖區永安鎮的肇慶市德邦堅農業有限公司智檢小站里,里面有多套設備,可檢測水質、水體,水產品藥殘、病菌。技術員正在忙著對養殖戶送來的魚蝦樣本進行違禁藥殘的快速檢測。取樣、分離、滴入試劑,靜待反應完成。大約5-8分鐘后,就能從試劑板中判讀出陰性/陽性結果。此外,通過PCR檢測儀,可檢測水產品是否含有病菌。
“自智檢小站投入使用以來,不僅方便公司嚴把水產品質量安全關,還帶動了上千農戶也主動送檢。”公司總經理助理凌秋平告訴記者,起初,養殖戶對檢測水產品的意識不高,主動送檢的人較少。去年,有養殖戶養殖過程中魚苗發病,公司技術人員經采樣檢測發現,是養殖水質出了問題,養殖戶未調水、換水,引發魚苗患病。技術人員幫助養殖戶解決問題后,該養殖戶提高了水產品的檢測意識,養殖的水產品產量和質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慢慢地也帶動了更多的農戶主動送檢。
據悉,我市嚴格守住水產品質量安全底線,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出臺《肇慶市水產品“不安全、不上市”專項行動方案》,在鼎湖、高要和四會建設16個水產品質量安全智檢小站,打通塘頭的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最初一公里”;開展水產養殖用投入品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加大抽查檢測力度,構建水產品質量安全長效監管機制。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