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qmffi"><label id="qmffi"></label></acronym>
<bdo id="qmffi"></bdo>
<acronym id="qmffi"><strong id="qmffi"></strong></acronym>
        <table id="qmffi"></table>
      1. <track id="qmffi"></track>
      2. 數字報
        全市一盤棋 抓好“百千萬” 為產業振興謀新突破,促城市建設開新局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2月23日,肇慶市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動員大會召開。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圍繞2023年經濟建設“十項行動”,結合各自的分工職責、目標任務及如何保障談工作重點。全市將聚焦中心,統籌資源,奮力推動產業振興取得新突破,城市建設打開新格局。

        2月23日,肇慶市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動員大會召開。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圍繞2023年經濟建設“十項行動”,結合各自的分工職責、目標任務及如何保障談工作重點。全市將聚焦中心,統籌資源,奮力推動產業振興取得新突破,城市建設打開新格局。

        文/西江日報記者 蘇燕君  吳映霖  張苑卉  王永強  李考考  陳潔     圖/西江日報記者  劉春林    統籌/西江日報記者  陳潔

        大型產業集聚區建設指揮部:重點打造4000畝大型龍頭企業核心區

        梁光挺

        市政府副秘書長,廣東?。ㄕ貞c)大型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梁光挺表示,將加快構建“1+1+N”園區發展格局,著力提升肇慶高新區示范引領能力、全力加快大型產業集聚區市管起步區開發建設、推動“一縣一園區一主業”提質增效,為“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夯實產業高質量發展載體。

        肇慶正舉全市之力加快大型產業集聚區開發建設。集聚區起步區將按照產業項目類型、大小、協同性分片布局,重點打造2000畝優質中小企業先行區、4000畝大型龍頭企業核心區和1000畝東西部合作協調發展示范區。加快龍沙大道等12個續建項目建設進度和大沙污水處理廠等4個新建項目動工建設,全面推進蓮富項目研發車間及標準廠房主體建設。根據產業落地和項目建設情況,合理科學有序推進市管起步區征地工作,年內收儲土地7000畝以上,打造不少于2000畝連片“產業地”。同時實現市管片區基礎設施建設邁上新臺階。有效帶動四會、鼎湖,尤其是大沙、蓮花、永安等鄉鎮以及富溪等村的高質量發展。

        集聚區建設指揮部將加快理順實體化運作后的各項工作,推動建立融合高效的運作機制,加快建立財政管理體制和推動首批經濟管理和行政管理權限下放,力爭在體制機制方面走在全省集聚區前列。

        市投促局:聚焦大型產業集聚區等重點精準招商

        羅盛斌

        市投資促進局黨組書記、局長羅盛斌表示,根據2023年經濟建設“十項行動”工作任務,市投促局已牽頭制定《肇慶市2023年“引鳳行動”工作方案》,從創新方式等方面細化制定21條具體措施。今年,招商工作將聚焦重點精準發力,以廣東?。ㄕ貞c)大型產業集聚區為重點核心載體,以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電子信息、新型儲能等產業為重點方向,以珠江口東岸、長三角、成渝、西安等為重點區域,以投資額10億元以上項目為重點目標。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招商工作將搶抓珠三角核心區產業轉移機遇,圍繞縣、鎮、村不同要素稟賦,發揮省內對口幫扶協作機制作用。

        今年,我市將各縣(市、區)及功能區和市直有關部門納入招商工作考核范圍,充分發揮考評指揮棒作用。同時,每季度舉辦一次產業招商落地現場會,壓實縣級主體責任;每半年對供地半年以上未動工的重點項目企業進行約談,嚴格規范項目退出管理,盤活閑置、低效用地,為優質項目騰挪空間。

        市發改局:抓項目促投資,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何偉雄

        市發改局黨組書記、局長何偉雄表示,市發改局將錨定2023年全市投資目標,以“項目為王”“項目化工作法”為導向,強化實施“投資行動”,突出重點抓項目促投資,健全項目全流程全要素管理機制,推進有效投資各項工作賦能縣域經濟發展,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堅實保障、充足動能。

        同時,強化實施“融灣行動”,著力打造引領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源。推動各地主動融入大灣區產業鏈創新鏈,抓好軟硬聯通,謀劃落地一批標志性項目、取得一批標志性成果,積極塑造各地高質量發展新優勢。推動粵港澳三地各領域合作,打造粵港澳合作特色平臺,加快推動粵港澳深度合作(肇慶)示范區建設。打好外貿、外資、外包、外經、外智“五外聯動”組合拳,培育對外開放新動能。深入實施“灣區通”工程,協同推動規則機制“軟聯通”,共建宜居宜業宜游優質生活圈。

        市工信局:聚焦五大方面,推動肇慶工業“興家立業”

        邱健強

        實體經濟是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和引擎。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邱健強表示,將聚焦“大產業”“大平臺”“大項目”“大企業”“大環境”等五大方面發力,推動肇慶工業“興家立業”。

        一方面,市工信局將堅持優化產業結構,通過做大做強新能源汽車產業、電子信息產業、新型儲能產業,做精做優精細化工、食品飲料預制菜產業,轉型升級金屬加工、綠色建材產業,培育壯大產業集群引領。另一方面,市工信局將堅持構建“1+1+N”園區發展新格局,核心打造肇慶高新區和大型產業集聚區2個“1”,著力建設N個特色鮮明的工業園區,并在產業布局、園區定位、項目招引、資源投放等方面統籌推進全市工業園區規劃建設。

        同時,我市還將堅持深化招商引資和增資擴產“雙輪驅動”,圍繞主導產業鏈精準招引一批植根性強、競爭力強的重大項目,以轉型升級為主攻方向推動企業增資擴產和數字化轉型,加強對項目分類實施指導,從而激發工業發展內生動力。

        在“大企業”“大環境”方面,市工信局則將堅持以企業培育為抓手,有力強化工業經濟根基力量,并進一步優化企業營商環境,強化政企服務成效。

        市政數局:努力推動肇慶營商環境向“領跑”轉變

        王詩軍

        營商環境作為地方的“軟實力”,對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起到基礎性、支撐性、保障性作用。

        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政數局黨組書記、局長王詩軍表示,接下來,將協同聯動市委改革辦、市發改局等相關單位,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工程,聚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目標任務,發揮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推動簡政放權,深化集成式改革,提升涉企一站式服務能力,全面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不斷激發市場主體創造活力,以一流營商環境賦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

        為此,市政數局將深入實施“安商行動”,以50條“硬舉措”提振市場信心,促進市場主體提質增效,提升產業項目服務效能,推動產業要素高效配置,依法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并為市場主體排憂解難。

        同時,將用好用足改革“關鍵一招”,做好放權強縣、放權強鎮,大力推廣“粵系列”應用,推出涉企“升級版”服務,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不斷提升政府數字化治理水平,創優“全肇辦”服務品牌,推動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努力實現肇慶營商環境從跟跑、并跑到逐步領跑的轉變。

        市市場監管局:實施“育苗行動”壯大市場主體

        戴向紅

        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戴向紅表示,市市場監管局將以強化實施“育苗行動”為抓手,圍繞市場主體增量、提質兩方面,全方位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提升我市創新創業創利創富活力。

        一方面,通過深挖潛力、培育壯大、向外引進,推動市場主體增總量。推進“個轉企”市場主體培育,實現年內“個轉企”數量同比增長20%。聚焦我市“主導+特色”產業,通過招商引資、增資擴產,抓好強鏈補鏈延鏈完善產業結構,大力扶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業態企業,做優做強實體企業,力爭打造一批優勢產業。另一方面,大力推動政策紅利持續釋放,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動力和活力。持續抓好穩經濟穩市場主體各項政策落地的同時,深化市場準入準營退出便利化改革,推動建立以告知承諾為主的“準營”管理制度,實現“準入即準營”。加大“四上”企業的培育和上門服務力度,并定期通報跟蹤問效形成比學趕超勢頭。

        市金融局:計劃全年安排90億元財政資金支持縣域發展

        李健暉

        市金融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健暉表示,市金融局今年將圍繞“融金行動”,爭取政策性金融工具基金22億元以上,實現倍增;實現貸款余額3240億元以上,增長10%以上;企業上市募資和發行債券120億元以上;推動3-5家企業上市掛牌,上市企業市值700億元以上。

        為引入更多財政金融活水,市金融局將積極爭取各類政策性資金,為縣域重大項目提供可靠保障;引金融活水精準滴灌,促縣域經濟增量提質;積極擴大直接融資,推動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募集社會資本。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計劃全年安排90億元財政資金支持縣域發展,用于“三農”領域和民生工程,同時強化政銀企融資對接,堅持“制造業當家”,力爭制造業貸款余額增長20%以上,努力實現增長25%。

        市農業農村局:力爭農林牧漁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

        陸開朝

        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陸開朝表示,今年市農業農村局將以“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為契機,聚焦主責主業,突出重點難點,堅持以工業化理念、全產業鏈思維發展現代農業,以美學思維推進鄉村建設,扎實推進農業強市“成百上千”工程,力爭培育10個百億集群、農林牧漁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

        其中包括培育壯大糧油、蔬菜、水果、畜禽、水產、南藥、預制菜、竹產業、微生物、花卉10個百億集群,重點實施生態糧倉鞏固提升、現代農業產業園提質增效、牧漁業轉型升級、農業龍頭培育壯大、農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農產品品牌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農村固本強基、產業強縣強鎮強村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等十大行動,力爭農林牧漁總產值全年增長6%、早日突破1000億元。

        圍繞目標,市農業農村局將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經濟強鎮強村和特色專業鎮村,推動農業農村工作出新出彩、加快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市科技局:今年力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500家

        宗亞峰

        市科技局黨組副書記、局長宗亞峰表示,今年將大力實施《肇慶市科技創新支撐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年)》 “八大工程”,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為全市高質量發展賦能助力。圍繞“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更加強化、科技研究力量體系更加完善、科技創新活力更加強勁、科技人才支撐更加有力”的目標,今年該局將力爭實現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500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1600家,規模以上工業高企800家以上,全市孵化器在孵企業1000家的目標。推動R&D(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達到36億元,增速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基本同步。同時,該局將在企業創新主體強化、創新平臺搭建、人才隊伍強化、區域發展協調等方面發力,做好服務建好平臺,激發企業科技創新的內生動力,為我市產業高質量發展科技賦能。

        市住建局:今年將開工改造34個城鎮老舊小區

        余錦興

        市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余錦興表示,作為縣域新型城鎮化建設專班牽頭單位,市住建局將充分發揮“城”和“鄉”建設兩個職能優勢,緊緊圍繞強化縣城的綜合承載、輻射帶動,鄉鎮的擴能建強、聯城帶村,村莊的宜居宜業、有效提升“三個重點”,做好政策指引和技術服務。該局今年將聚焦住房安全,按照一定時間計劃滾動推進新增農村削坡建房風險點排查整治;聚焦宜居宜業,開工改造34個城鎮老舊小區,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1000套以上,并支持四會、封開創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指導四會、封開完成16處以上歷史建筑普查認定;聚焦風貌提升,實施下帥鄉風貌提升工程,支持有條件的鎮打造成為縣域副中心;聚焦環境整治,新建、改造縣鎮污水管網90公里以上,保持農村生活垃圾收運全覆蓋;聚焦產業發展,引導建筑、房地產企業積極參與基礎設施、人居環境、特色風貌等項目建設。

        西江日報、西江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
        凡本網“西江日報”電子報,以及注明來源“西江日報”、“西江網”的所有文字、圖片、視頻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版權均屬西江網所有。凡是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鏈接、轉貼、編輯或其它方式發布。已經被本網授權的,使用時必須做到:(1)注明來源“來源:西江日報”、作者信息“西江日報記者***”、相關圖片和視頻的出處及作者。(2)如修改標題,必須注明原標題。(3)如果從其他平臺間接轉載本作品,仍須注明來源“來源:西江日報”。
        2.
        本網未注明“來源:西江網”或“來源:西江日報”的作品信息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并不意味著認同其觀點或真實性,如其它媒體、網站或個人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行負法律責任。擅自使用西江網名義轉載或盜用西江網名義發布信息,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3.
        如本網轉載內容涉及版權、名譽權等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
        聯系人:羅小姐、涂先生(電話:0758—2722284)
        詳細請瀏覽:http://www.hangyunjinrong.cn/about/copyright.shtml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 友情鏈接| 事業單位

        粵ICP備09102757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

        本網站由肇慶市西江報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西江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者建立鏡像 Powered by CmsTop

        av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