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市召開動員大會對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進行再部署再推進
落實“百千萬工程” 再造一個新肇慶
西江日報訊 (記者 謝江濤 特約記者 梁愛玲 胡玉坤 通訊員 廖通)2月23日,肇慶市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動員大會召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動員大會精神,對我市落實“百千萬工程”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推進,奮力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躍上新水平。市委書記張愛軍、市長許曉雄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通報了我市推進“百千萬工程”工作進展情況。各縣(市、區)主要負責同志圍繞落實“百千萬工程”工作目標、重點抓手,逐一作表態發言。市大型產業集聚區指揮部等經濟建設“十項行動”的牽頭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結合“十項行動”分工職責、目標任務及如何保障、落實“百千萬工程”進行發言。與會市領導圍繞凝心聚力推動“百千萬工程”各項工作落地見效,逐一進行交流發言。
張愛軍指出,省委吹響了實施“百千萬工程”的沖鋒號,這是我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是我市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的重大機遇,是我市解決內外雙重不平衡不協調突出矛盾的關鍵一招。我們要全面貫徹“三新一高”要求,舉全市之力推進“百千萬工程”,加強市際協作、做強縣域支點、培育新增長點,錨定“一年開局起步、三年初見成效、五年顯著變化、十年根本改變”的目標任務,奮力推動經濟規模實現新躍升、質量結構實現新提升、產業振興取得新突破、園區建設邁上新臺階、城市建設打開新格局,特別是要打造更多千億級、百億級產業集群,加快推動地區生產總值奮進5000億、實現翻一番,一步步將承諾變為現實、把“施工圖”轉化成“實景圖”,在新的更高起點上再造一個新肇慶,為再造一個新廣東作出肇慶擔當和貢獻。
張愛軍強調,要抓住用好省“百千萬工程”的重大戰略機遇,突出重點、埋頭苦干,一體推進富縣強鎮興村,以“百千萬工程”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朝著更高水平更高質量邁進。一要深刻認識“縣域強則肇慶強”,加快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深入實施富縣工程,緊緊抓住縣域這個關鍵,堅持“百千萬工程”縣里當家,主抓到縣、由縣主抓,推動各地爭先進位、比學趕超,用好珠三角產業有序轉移等政策機遇,抓好縣域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信息化建設,推動縣域經濟實現整體提升,加快構建“雁陣式”縣域發展格局。二要深刻認識“富縣必先強鎮”,推動全市鄉鎮高質量發展“百花齊放”。深入實施強鎮工程,堅持抓兩頭促中間,堅持分類施策、“軟硬兼施”、改革創新,推動各鎮(街)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游則游,建設一批工業強鎮、農業強鎮、文旅強鎮、商貿強鎮,建設更多幸福美麗鄉鎮,打造更多全國千強鎮、全省百強鎮,加快實現全市鎮域實力整體躍升。三要深刻認識“鄉村興則肇慶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深入實施興村工程,加快推進特色農業規?;?、產業化、品牌化發展,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著力建設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同時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持續提升鄉村治理效能,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努力把每一粒高質量發展的細胞做大做強做優。
張愛軍強調,全市各級各部門要緊密結合“百千萬工程”,錨定全年目標任務,拿出起步即沖刺、開工即決戰的精氣神,以硬的作風、硬的舉措打好每一場大仗硬仗,努力打響當頭炮、形成好聲勢。要振奮精神,一天當作兩天干、兩步并作一步跑,以項目化工作法干一件、成一件,以實際行動轉作風、優服務、創一流、求實效。要守正創新,開動腦筋、主動作為,大膽試、大膽闖、大膽干,努力闖出新天地、干出新業績。要比學趕超,保持“爭”的斗志、“快”的節奏、“賽”的意識,在高質量發展中奮發進取、爭先進位。要凝聚合力,堅持全市“一盤棋”,廣泛發動社會各方力量,匯聚起人人參與、人人出力的強大力量。
許曉雄強調,各地各部門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按照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深化認識統籌部署抓落實,堅決做到立足高質量發展高位推進、全市“一盤棋”統籌推進、乘勢借力協同推進,結合我市和各地實際細化實化主要目標任務,把縣的優勢、鎮的特點、村的資源更好地統籌起來,把短中長期各階段發展安排科學銜接好。要突出重點綱舉目張抓落實,以構建優勢產業集群為核心抓好縣域經濟,以構建農業全產業鏈為牽引抓好鄉村振興,以打造中心鎮專業鎮為重點抓好聯城帶村,以投資綜合效益為導向抓好基礎設施布局建設,加快把縣鎮村發展的短板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潛力板。要強化保障有力有序抓落實,做好相關工作有機銜接,加強各類要素統籌保障,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把亮諾亮績亮牌工作做實,營造“比學趕超”良好氛圍。
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開至各縣(市、區)、肇慶高新區、肇慶新區、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肇慶)、各鎮(街)。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市法院、市檢察院主要負責同志;在肇部分高校主要負責同志;各縣(市、區)、肇慶高新區、肇慶新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在市委小禮堂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