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報訊(記者 謝江濤 特約記者 梁愛玲 通訊員 廖通)2月21日,我市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大沙)現場會召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部署要求,加快推進“兩工兩農”示范和“兩化融合”高質量發展改革試點建設,全力把大沙打造成為“百千萬工程”的鎮域示范樣板。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愛軍出席現場會并講話。
當日,參會人員先后參觀了同宇新材料(廣東)股份有限公司科研中心、南江工業園、奇樂之仁堂飲料食品有限公司,深入了解大沙鎮主導產業、園區平臺、現代農業等發展情況,以及作為經濟強鎮、產業重鎮、人口大鎮,在“百千萬工程”中爭當示范的基礎條件、特色優勢和短板不足。隨后召開的座談會就《肇慶市四會市大沙鎮“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融合高質量發展試點”實施方案》作了說明,大家結合各自職能,紛紛為大沙鎮加快推進“兩工兩農”示范和“兩化融合”高質量發展改革試點建設支招獻策。
張愛軍強調,要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充分認識并抓住用好省“百千萬工程”的重大戰略機遇,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起而行之,加快把大沙建設成為千億級工業強鎮和肇慶“向東看、向東趕”的橋頭堡、“兩化融合”發展的排頭兵,打造成為全省“百千萬工程”的鎮域示范樣板。一要聚焦新型工業化,以制造業當家打造更具實力的工業強鎮。堅持“產業強市、項目為王、園區為母、企業第一”來落實制造業當家,大力引育新材料、食品飲料等主導特色產業,推動金屬制品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抓好大型產業集聚區大沙市管起步區建設,改造提升南江工業園等產業平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讓工業強鎮這張名片叫得更響。二要聚焦新型城鎮化,打造宜居宜業宜游新型城區范例。把新型城鎮化與新型工業化、農業農村現代化相結合,優化城鎮規劃布局,提升城鎮功能品質和綜合承載能力,推動城鄉面貌整體提升,著力打造產城融合新標桿、城鄉融合新典范,全面煥發“小城大沙”新活力。三要聚焦綠美生態建設,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大沙。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認真落實綠美肇慶生態建設,深入落實綠化大行動,保護好、利用好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態資源,讓大沙藍天常在、空氣常新、江河常清,著力打造綠美大沙新名片。
張愛軍強調,實現大沙高質量發展是一項系統性工程,要強化“全市一盤棋”思維,加快建立市級統籌、縣級主抓、鎮級主責的市縣鎮三級工作機制,構建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協同發力的工作格局,落實四會市和大沙鎮改革主體責任,大力推進放權賦能強鎮,加強資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共同推動大沙高質量發展駛入快車道、開創新局面。
市領導池志雄、陳曉建、李興文、秦波、董信奇參加有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