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淑鑾(右)攜幫扶對象一同參加親子活動。受訪者供圖
西江日報記者 戴福鈿
黃淑鑾是懷集縣紀委監委審理室副主任,兼任單位婦聯主任。從業十余年來,她不僅對本職工作兢兢業業,致力維護群眾的權益,還熱心公益、扶危濟困,為困境兒童、困難老人等群體,撐起了一把把“暖心傘”。
2月5日元宵節,黃淑鑾早早便把兒子拉起了床,拿上新年禮物,趕著去見已有十余天沒見的小華姐妹,帶她們去購買上學所需的文具以及生活用品。
而這樣的舉動,已成為黃淑鑾生活的常態。據了解,小華姐妹是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自小跟著年邁的奶奶,生活相對困難。2020年,黃淑鑾在參與懷集縣婦聯舉辦的“愛心父母牽手困境兒童大聯盟”活動中,認識了小華姐妹,自此開啟了幫扶之路。
“第一次見到她們的時候,兩姐妹對我們很是排斥,安安靜靜地待在角落里,一聲不吭。”看到她們的家庭困境以及對生人本能的防備心理,黃淑鑾很是心疼,決定用愛溫暖這對“姐妹花”。
自此,每逢周末,黃淑鑾便會帶上家人,一同到小華家里,為她們送學習用品、衣服和生活物資,陪她們學習、做游戲、做家務和照顧奶奶,給她們送上生活費等等。為她們創造歡樂、和諧、舒適的家庭環境,用心用情幫她們走出生活的陰霾。
黃淑鑾的無私付出,逐漸得到了小華姐妹的認可。如今,她們已把黃淑鑾當成好媽媽。“每逢生活或者學習上遇到困難,或者有心事,她們都愿意找我訴說。得空的時候,也會找我們一同出去打球、聊天。”談及兩姐妹的變化,黃淑鑾很是欣慰,“性格越來越開朗,對人的防備心也沒那么強了,能更好地融入集體生活了。”
除了小華姐妹,黃淑鑾還對因病致困的兒童小軒進行了幫扶。據了解,2019年,小軒被確診為缺鐵性貧血,巨額的手術以及藥物治療等費用,讓家庭陷入了困境。不得已之下,其父親只好到外地打工,母親則在家照顧他。然而,長期的治療,讓小軒產生了極大的精神壓力,人也變得越來越沉默。
在了解到小軒家庭的情況后,黃淑鑾二話沒說,主動對他開始了長達多年的物質、精神和生活的悉心照顧。如為他治病加油打氣,帶他外出露營、逛公園,陪他到圖書館、書店看書等等。在她的幫助下,小軒的臉上重新掛上了笑容,病情也慢慢好轉起來。
采訪過程中,記者了解到,作為一名公職律師,黃淑鑾還報名加入了訴訟志愿者行列,參與公益訴訟案件線索研判,見證公益訴訟檢察相關工作。同時,作為社會公眾代表參加公益訴訟公開聽證,并對案件進行評價和驗收等,致力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公益性法律援助。
黃淑鑾的無私奉獻,感染了身邊很多人,不斷帶動他們加入公益行列。2022年,她榮獲了懷集縣“身邊好人”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