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村水庫治理前后對比。受訪單位供圖
西江日報記者 楊永新 通訊員 邵雪云
2月15日,風和日麗。位于四會市龍甫鎮的太平坑水庫,波光粼粼,水源充沛,將為村民春耕提供用水保障。“我們心里踏實了,農作物也有‘口福’。”水庫附近的太平坑村村民曹文華高興地說。
而在一年多前,這座水庫由于存在安全隱患,不但讓村民擔憂,還因難以蓄水導致農作物用水困難。對此,四會水利部門多措并舉,推進包括太平坑水庫在內的五座小型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工程建設,取得了良好成效。
四會市水利局副局長鄉水金介紹,四會市原有小型水庫60座,其中,?。?)型水庫11座,?。?)型水庫49座。該局2019年委托有資質的單位對符合條件的46座小型水庫大壩進行了安全鑒定,其中滘水水庫、烏石水庫、路村水庫、太平坑水庫、上逕水庫等五座水庫大壩安全等級評定為三類壩,需進行除險加固,盡快消除安全隱患。
“原來的堤壩主要是沙石筑成,不但不安全,也難蓄水。”對于存在安全隱患的水庫,太平坑村村民曹文華提到,每年澇季總擔心堤壩會坍塌,影響村子安全,同時因堤壩主要是泥土和沙石,會滲水漏水,在旱季難以蓄水,關鍵時刻農田灌溉水源不足導致減產。
隨著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的推開,村民關心的這些問題迎刃而解。2022年,太平坑水庫、路村水庫等五座小型水庫被列入了廣東省、肇慶市和四會市2022年十件民生實事,進行除險加固。水利部門將爭取上級部門支持的1300萬元,全部用于這五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項目。
為了抓住最有利的施工時機,四會市協調各相關單位提前做好清空水庫蓄水,相關鎮街迅速響應,積極配合,施工單位順利進場施工。經過努力,該工程2022年9月開工建設,同年12月底完成了主體工程建設。
近日,記者在路村水庫看到,新建的堤壩均用鋼筋水泥筑成,高大、寬闊而結實,堤壩邊上還安裝了護欄。之前的堤壩為泥土堆筑,低矮而狹窄,雜草叢生。如今,水庫的蓄水越來越多,隨時為附近的村子提供春耕用水。
據了解,隨著除險加固工程完成,不但消除了水庫安全隱患,還充分發揮蓄水灌溉的最大效益,直接改善灌溉面積約為6200畝,每年產生的灌溉收益達94多萬元,同時也大大改善了發展農業生產的環境和條件,為糧食增產、增收起到積極作用。
由于水庫水源充足,附近的村民也增加了種養業的積極性。“農作物有了水源保障,增產不成問題。我今年增加了水稻、玉米、西瓜等農作物的種植面積,總計8畝,比往年多了一半。”太平坑村村民曹文華高興地對記者說。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