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寧與廣州共建產業轉移合作平臺——穗寧智谷產業園。西江日報通訊員 趙寧 攝
西江日報記者 張苑卉 通訊員 馮鐵成
蓄力迎春,搶占先機。2月中旬,廣寧縣與廣州市共建產業轉移合作平臺——穗寧智谷產業園機器轟鳴。拔地而起的廠房,以向天空借產能、工業上樓的方式,走出一條山區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園區內,廣東海力儲存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士祥看著建設工地來來往往的推土機有條不紊地推動新廠房建設,臉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園區的另一邊,廣東威騰云計算設備制造項目負責人劉萬照看著員工們調試新設備,對公司今年達到六千萬產能充滿信心……一個個落地的產業項目陸續動工、投產,園區一片繁榮,記錄著廣寧縣提前謀劃,搶搭平臺,提高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的契合度,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影像。
攜“熟地”上門
廣寧產業承接走出山區
“加速度”
“本來打算用一年時間選址建新廠,沒想到考察過程中發現很多城市土地指標稀缺,辦事流程繁雜,向同行打聽到,一般新廠投資建設,沒三四年完成不了。”為擴大產能建新廠,王士祥跑了好幾個城市,發現建廠比想象中耗時耗力,正當發愁不知道如何趕上進度時,廣寧縣招商組拿著一塊“熟地”上門聯系,承諾全程跟蹤服務,以“雙容雙承諾”制度加快推動項目落地。
從上門聯絡到簽約動工,廣寧縣與海力用了不到8個月時間,而“雙容雙承諾”制度也將建設時間加快半年。“沒想到這么快!我們公司想要快建廠快投產,廣寧的速度比預料還快!”成立了23年的廣東海力是智能儲存設備行業的先行者,為開拓倉儲物流行業更大市場,計劃在廣寧投資3.2億元建設新的總部和高端倉儲物流設備研產銷基地,主要生產倉儲貨架、自動化鐵路專用設備、智能設備信息系統,并在內設立以智能自動化為研發方向的市級研究中心。預計年產值3億元,預計年創稅1200萬元,解決就業崗位160人。
得益于廣寧政務服務“加速度”和良好的營商環境,王士祥決心把公司總部從東莞遷到廣寧。“我的顧慮,廣寧縣解決好;我沒有想到的問題,廣寧縣也做好。”他反饋了道路需拓寬的問題,廣寧縣告知已做好規劃,還把他沒有考慮到的燃氣能源等提前布局。說起廣寧的服務,王士祥贊不絕口。
發揮鄉賢力量
以“廣寧所有廣寧所優”
滿足“灣區所需”
2月16日,由廣寧縣鄉賢馮威成參與投資的公司——廣東威騰云計算設備制造項目正在做廠房建設的收尾工程,力爭3月中旬交付。項目負責人劉萬照介紹,他們在廣寧縣委縣政府的幫助下,已經縮短了3個月的建設時間,大大加快項目投產時間。一期項目生產儲能電池系統產品,建成后預計帶來6000萬的年產值;二期建設100MW/100MWh磷酸鐵鋰電池儲能系統,擬于2023年12月動工,計劃于2024年6月建成投產,預計年產值2.5億元以上。
據了解,廣東威騰云計算設備制造項目和華南云制造基地項目均是鄉賢馮威成利用自身在深圳互聯網公司的資源,為廣寧帶來與互聯網相關的通信設備和計算機儲存設備產業項目。恰好,廣寧縣是廣東省數據中心產業“雙核九中心”中的數據中心集聚區之一,為項目的發展帶來更多的助力,促進廣寧大數據產業的蓬勃發展,正是以“廣寧所有、廣寧所優”服務“灣區所需”。
同時,該項目主要生產集裝箱式儲能系統,是以“削峰填谷”綠色環保理念打造的新型智能儲能設備,將與廣寧縣合作共建,充分運用獨立儲能等技術,做好配套服務,將該產業園區打造成為節能低碳的綠色園區。
早謀劃搶先機
“筑巢引鳳”打造產業承接
新平臺
穗寧智谷產業園位于二廣高速經濟帶、貴廣高鐵經濟帶,毗鄰二廣高速廣寧出口,連接貴廣高鐵廣寧站,區位優勢明顯,坐落在廣寧縣規劃建設的綏江生態新城內,與周邊生活、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設施統籌規劃布局,形成產城融合發展,產業園區與城市公共設施無縫對接。產業園以省產業園廣寧產業轉移工業園的荔洞片區、首約片區為起步區,結合官步高新工業園、高新工業園(三期),融合綏江新城建設發展,打造產業轉移新平臺。
“我們這個平臺與以往不一樣的地方在于,不僅提前做好企業項目的承載地,還把周邊配套的生活、交通、公共服務都謀劃好建設好,打造產城融合的新產業承接平臺。”廣寧縣副縣長楊洪章表示,廣寧縣聚焦落實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和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工作部署,圍繞建設富美竹鄉目標,推動特色產業加快發展,加快融入大城市發展建設。當前,珠三角地區與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全面建立縣級結對幫扶關系,同時也對惠州、江門、肇慶的12個縣(市)參照開展產業協作,廣寧縣用足用好全省產業有序轉移政策,以廣州對口幫扶協作為契機,全力打造重點產業承接平臺,承接好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循環經濟、現代農業等產業,加快構建“一縣一園一主業”發展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