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qmffi"><label id="qmffi"></label></acronym>
<bdo id="qmffi"></bdo>
<acronym id="qmffi"><strong id="qmffi"></strong></acronym>
        <table id="qmffi"></table>
      1. <track id="qmffi"></track>
      2. 數字報
        肇慶市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2023年2月2日上午,肇慶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星巖禮堂開幕。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執行主席張愛軍主持開幕大會。市長許曉雄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肇慶市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

        張愛軍主持 許曉雄作政府工作報告

        572d30e90c544036837cfd3ad9fc3bfc_batchwm

        市長許曉雄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西江日報記者 劉春林 攝

        572d30e90c544036837cfd3ad9fc3bfc_batchwm

        2月2日,肇慶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星巖禮堂開幕。 西江日報記者 劉春林 攝

        西江日報訊 (記者 謝江濤 特約記者 梁愛玲 胡玉坤 通訊員 廖通 梁珊珊)2023年2月2日上午,肇慶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星巖禮堂開幕。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執行主席張愛軍主持開幕大會。市長許曉雄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本次大會的執行主席張愛軍、池志雄、劉慶良、潘銳波、何琴琴、王哲、張思輝、關鍵、周燕、李家峰、鄧志勇、吳定在主席臺執行主席席就座。

        在主席臺就座的還有:市領導許曉雄、黃忠幸、陳曉建、李興文、秦波、張軍、梁耀鈞、黃學武、何婧、管偉、劉涇波、謝桂坤、李劍、陳宣群、葉銳、何健浩、林潔、江啟寧、冼以良、林永紅、李沁、蘇炯川,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陳洪浩,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馮亮以及大會主席團其他成員。

        許曉雄在報告中回顧了過去一年的工作。他說,過去的一年,是我市發展極不尋常的一年。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和市第十三次黨代會部署要求,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聚焦建設珠三角核心區西部增長極和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新都市“兩個定位”,大力實施“四個振興”,深入推進“六個建設”,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705億元、同比增長1.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0.83億元、增長9.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1.2%。

        許曉雄說,過去的一年,也是多年來我市遭遇困難挑戰最多的一年。面對疫情三年來最嚴峻的防控形勢,面對復雜的國際經貿環境、供應鏈不穩定、區域消費持續低迷等內外因素深度影響,我們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以超常規舉措積極穩妥應對超預期沖擊,以全市大統籌大調度攻堅克難,以項目化工作法落實“我為肇慶抓發展”,實現了穩經濟的總體目標,守住了安全穩定的底線。一是經濟大盤穩的基礎得到夯實。二是主導產業培育取得新成效。三是城市品質持續提升。四是鄉村振興成果豐碩。五是社會民生事業全面進步。六是社會大局保持平安穩定。七是政府治理能力進一步增強。

        許曉雄指出,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推動肇慶高質量發展仍然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經濟結構性問題仍然突出;發展動能銜接不緊密,市場主體數量、活躍度亟待提升;深度參與大灣區建設仍未破局,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突出;仍有不少民生短板;政府效能仍需加強。

        許曉雄在報告中指出,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義重大,必須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堅定不移走實走好肇慶高質量發展之路。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和市委十三屆四次全會、市委經濟工作會議要求,積極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的肇慶實踐,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不懈推進“四個振興”“六個建設”,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突出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制造業當家,突出項目為王、塑造新動能新優勢,突出提振市場信心、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加快建設珠三角核心區西部增長極和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新都市。

        許曉雄指出,今年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進出口總額增長3%,實際吸收外資增長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4萬人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為實現上述目標,將重點抓好八個方面工作:一是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制造業當家,加快產業強市建設步伐。培育壯大產業集群,全力以赴抓好工業投資,構建“1+1+N”園區格局。二是全面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持續深化改革開放。主動融入大灣區發展新格局,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三是多措并舉擴投資、促消費、穩外貿,積極擴大有效需求。大抓項目擴大有效投資,加力促進商旅消費,推進外貿外資保穩提質。四是統籌建設教育高地、創新高地、人才高地,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融合發展。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優化人才創新創業環境。五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聚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一體推進富縣強鎮興村,大力扶持特色農業產業化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六是突出綠美肇慶引領,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施綠美肇慶生態建設“六大行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七是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進社會事業振興發展。扎實促進就業,織密民生保障網,建設健康肇慶,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全力辦好年度民生實事。八是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構建大安全、大應急工作格局,深入推進平安肇慶法治肇慶建設。

        許曉雄說,新時代新征程推進肇慶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更加強烈的自我革命精神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持之以恒鍛造忠誠法治廉潔高效政府。一要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二要扎實推進依法行政。三要著力提升行政效率和公信力。四要全面深化廉政建設。

        許曉雄指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必須堅持高質量發展。我們將全力以赴實施2023年經濟建設“十項行動”,通過聚焦“筑巢”“引鳳”“投資”“興業”“融灣”“富縣”“安商”“育苗”“科創”“融金”行動握指成拳,打開肇慶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我們將牢記“三個務必”,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堅持解放思想,自覺跳出肇慶謀肇慶,競標爭先上水平;堅持敢于擔當,讓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在肇慶蔚然成風;堅持求真務實,聚焦“我為肇慶抓發展”,察實情辦實事,抓一事成一事;堅持艱苦奮斗,強化“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意識、敢打硬仗的斗爭精神,一天當作兩天用、兩步并作一步走,以拼搏高質量發展的精氣神勃發政府工作的新氣象。

        會上,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慶良作肇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陳洪浩作肇慶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馮亮作肇慶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會議還審查了肇慶市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3年計劃草案的報告及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肇慶市2022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3年預算草案的報告及2023年預算草案,表決通過了大會選舉辦法、肇慶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社會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人選的表決辦法,以及肇慶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民生實事項目表決辦法。

        市委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市人民政府組成人員,我市選出在肇慶工作、居住的省十四屆人大代表,市監察委員會、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有關負責人,出席市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的政協委員,以及市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副秘書長列席會議。

        西江日報、西江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
        凡本網“西江日報”電子報,以及注明來源“西江日報”、“西江網”的所有文字、圖片、視頻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版權均屬西江網所有。凡是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鏈接、轉貼、編輯或其它方式發布。已經被本網授權的,使用時必須做到:(1)注明來源“來源:西江日報”、作者信息“西江日報記者***”、相關圖片和視頻的出處及作者。(2)如修改標題,必須注明原標題。(3)如果從其他平臺間接轉載本作品,仍須注明來源“來源:西江日報”。
        2.
        本網未注明“來源:西江網”或“來源:西江日報”的作品信息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并不意味著認同其觀點或真實性,如其它媒體、網站或個人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行負法律責任。擅自使用西江網名義轉載或盜用西江網名義發布信息,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3.
        如本網轉載內容涉及版權、名譽權等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
        聯系人:羅小姐、涂先生(電話:0758—2722284)
        詳細請瀏覽:http://www.hangyunjinrong.cn/about/copyright.shtml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 友情鏈接| 事業單位

        粵ICP備09102757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

        本網站由肇慶市西江報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西江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者建立鏡像 Powered by CmsTop

        av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