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高要教育軟硬件水平得到了較大提高。圖為孩子們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認真上課。受訪單位供圖
近日,廣東省教育廳公布了廣東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實驗區、示范區名單,13個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實驗區和15個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示范區上榜,其中肇慶市高要區被立項為廣東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實驗區。
近年來,高要區堅持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通過優化教育資源布局、完善教育基礎設施、強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創新“雙減”課堂等修內功練外力,全力推進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收獲累累碩果。
西江日報記者 潘粵華 通訊員 劉潛
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截至2022年,高要區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94所,在校生140603人。學前教育毛入園率98.76%,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達50.1%,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達90%,省規范化幼兒園占比97.2%。小學學齡人口入學率100%,初中升學率98.56%,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9.08%,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6.6%,適齡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達97.33%,流動人口子女入學率100%。
教育普及邁上新臺階,教育教學質量也穩步提升。高要區高考上特控線(一本線、優投線)保持在7%左右,本科率由2017年的35.8%上升到2022年的55.53%,??坡视?017年的95%到2022年的99.98%。中考綜合總分平均分由2021年424.28分上升到2022年470.84分,學科平均分在肇慶市排名逐年靠前,位居第三名。
軟硬件水平同步提質
高要區以開展“全國文明校園先進學校”創建工作為抓手,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全區74所學校被評為“肇慶市文明校園”。2018年至2022年,高要區投入大批資金用于新建、改擴建一批幼兒園、中小學校,新增幼兒園學位1100個、中小學學位11660個。全區擁有中小學網絡多媒體教室3249間,100%課室配備了多媒體教學平臺,教育信息化建設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硬件提升,軟件實力也在壯大。高要區通過實施中小學教師“區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和專業技術崗位競聘上崗工作,實現了教師隊伍區域內統管統用、合理配置。同時,在教師隊伍引才育才上持續發力,全面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此外,高要區對全區144所中小學校的“五項管理”工作進行專項督導檢查,義務教育“雙減”工作落地見效,實現校內課后服務“兩個全覆蓋”,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數量壓減率達85.71%。
3年內將完成既定任務
高要被立項為廣東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實驗區,在項目3年時間內須完成怎樣的工作任務?
省教育廳明確,實驗區要創建5個以上城鄉教育共同體,示范區要新創建5個以上基礎教育集團。實驗區、示范區要強化優質帶動,加大對口幫扶力度;要推動創建一批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市、區)和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市、區),提升縣域普通高中整體辦學水平等等。
因此,高要區將進一步加快推進基礎教育擴容提質“兩個工程”和義務教育“薄改”項目建設,努力改善中小學校辦學條件,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持續完善教師梯度培養與引進機制,逐步解決學科教師結構不平衡問題;進一步鞏固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成果,加快推進全區義務教育從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發展。
此外,高要將繼續加強校園安全隱患排查,持續做好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監督檢查,加快舊校舍更新改造,做好學生防溺水、交通、消防安全教育,大力推行“警、家、校護安護暢”行動,筑牢安全防線,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