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彩芳在采收沃柑。 西江日報通訊員 譚揚漢 攝
西江日報記者 劉浩輝 通訊員 譚揚漢
冬日融融,果熟飄香。日前,記者來到懷集縣中洲鎮水下村的“芬芳沃柑種植農場”果園,只見果樹翠綠,果香撲鼻,果園主人歐彩芳正在不停地采收黃澄澄的沃柑。
“今年的沃柑掛果累累,比去年豐產,預計總產量10萬多斤,平均每斤3.5元,總產值可達30多萬元。”歐彩芳一邊采摘,一邊告訴記者。
今年40多歲的巾幗創業青年歐彩芳是中洲鎮李崗村農民,原本在鎮上一家油站工作的她,看到近年不少農民發展種植業嘗到了甜頭,便萌生種果致富的想法,以帶動群眾致富。2016年,她到離家10多公里遠毗鄰下帥鄉的水下村租賃山地50畝種植沃柑,成為中洲鎮最早種植沃柑的農戶之一。
“我是通過哥哥與華南農業大學葉教授的關系,專門到華農大選購沃柑種苗的。這些沃柑種苗比較好,無菌培育的正宗果苗,無病害,成活率高,易生長,結果多,糖度高,產量高。”當時毫無種果經驗的歐彩芳說。
種果是很辛苦的。種植早期,歐彩芳每天都要辛勤照料、管理,但仍面臨缺乏技術、掛果少的窘境。為學習種果技術,2020年,她連續兩次專程前往廣西平樂參加種果專家鐘善東的講座,每次報名費5000元,每期學習5天,主要是學習夏剪和冬剪。鐘善東是國家級農藝師,他自創的果樹栽培管理方法,主要包含鐘式修剪技術、鐘式不動土栽培技術,鐘式值保方案等,他總結的果樹“冬剪骨架、夏控梢長”的做法對歐彩芳啟發很大。
同時,歐彩芳還積極參加縣關工委舉辦的農村創業青年培訓班,聆聽專家講座,并向其他農技人員請教,逐漸掌握了施肥、除蟲、修剪的技術。在她的精心管理下,沃柑掛果明顯增多,產量穩年提升。2020年,她的沃柑掛果收獲5萬多斤。2021年,連片的果園一片黃澄澄,當年掛果8萬多斤,年產值20多萬元。每年,她要雇請5人到果園長期勞作和管理,果熟時需要請20多人采摘、包裝、運輸等,使一部分村民就近得到就業。
縣、鎮關工委領導還多次到她的沃柑果園了解情況,鼓勵她堅定信心,加強管理,勤勞致富,帶動群眾致富,增強了她的創業信心。中洲鎮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十分關心她的創業基地,經常到果園了解生產、銷售情況,幫助協調開通網絡、通電等問題,并實行消費幫扶,采購大批水果銷售到廣州、佛山等地,開通網上云店,擴大消費渠道,使她的沃柑銷路暢通。
“我很感謝關工委和工作隊的幫助,指導我加強果園管理,幫我解決困難,暢通銷售渠道,讓我增強了創業信心。”歐彩芳心懷感激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