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qmffi"><label id="qmffi"></label></acronym>
<bdo id="qmffi"></bdo>
<acronym id="qmffi"><strong id="qmffi"></strong></acronym>
        <table id="qmffi"></table>
      1. <track id="qmffi"></track>
      2. 數字報
        肇慶4地納入廣州都市圈 市民充滿期待 相信未來更多機遇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近日,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公布《廣東省都市圈國土空間規劃協調指引》(以下簡稱《指引》),其中明確肇慶市的端州區、鼎湖區、高要區、四會市4地納入廣州都市圈中。

        西江日報記者 陳松連 陳明紅 林琳 吳映霖

        統籌/西江日報記者 陳明紅

        近日,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公布《廣東省都市圈國土空間規劃協調指引》(以下簡稱《指引》),其中明確肇慶市的端州區、鼎湖區、高要區、四會市4地納入廣州都市圈中。

        這一重磅消息傳來,肇慶未來發展令不少市民充滿期待。來自肇慶東南片區的市民群眾紛紛表示,相信4地納入廣州都市圈后將產生鯰魚效應,促進各行業各領域發展,為肇慶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機遇和力量。

        鯰魚效應

        促進各行業和領域發展

        《指引》提出,廣州都市圈著力構建“一核六極、十字主軸、網絡輻輳”空間格局,“六極”中有“兩極”和肇慶息息相關。“這是一個十分利好的消息!”8月7日,端州區市民孔令枝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分享著端州被納入廣州都市圈的看法和感受。

        孔令枝認為,端州十分宜居宜業宜游,是廣州市民假期休閑的好地方,而廣州是省會城市、國際化大都市,在產業、科技等方面水平非常先進。“端州區被納入廣州都市圈后,將會產生鯰魚效應,在很多方面為端州帶來利好,促進各行各業、各領域發展。”

        作為一名積極投身公益志愿服務事業的人,孔令枝表示,就志愿服務而言,廣州在組織大型的賽事、展覽等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端州區尚有一定差距,但納入廣州都市圈后,端州與廣州的志愿者能更加方便溝通交流,產生更好的思想碰撞。他還認為,端州納入廣州都市圈對社會工作能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廣州很多大學都開設社會工作這一專業,成為廣州都市圈一分子后,相信未來在招聘社工方面會容易很多。

        交通連接

        為產業集聚發展提供更多條件

        肇慶大型產業集聚區、肇慶東站樞紐屢屢被《指引》提及,這也讓鼎湖人感到驕傲和期待。鼎湖區蘇村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白永忠表示,肇慶四地被納入廣州都市圈,將多方面為肇慶帶來便利和機遇。“首先是肇慶和廣州之間的交通連接將會更高效便利,這意味著從肇慶前往廣州的選擇更多,還能通過高鐵、高速公路、航空等方式連接珠三角各地。”其次,還能加強肇慶與各地聯系,更有效地集合各地資源,為鼎湖與肇慶新區的產業集聚提供更多條件,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再者,密切的聯系也能讓老百姓更便捷地享受到廣州都市圈的文化娛樂資源,提升生活幸福感。

        《指引》中還提出,將以北部鼎湖山、爛柯山、亞婆髻山森林公園等重要山林生態空間為依托,維育廣州都市圈北部環城生態安全屏障。鼎湖山的生態價值得到認可,這同樣令白永忠怦然心動。“鼎湖山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未來景區的山林生態多樣性將得到進一步保護,生態更好了,必將更有利于拉動鼎湖區的旅游發展,促進鼎湖旅游產業‘強起來’、旅游經濟‘火起來’、居民‘富起來’!”他說。

        資源共享

        拉近廣州肇慶心理距離

        作為來肇就業的“新高要人”,肇慶市榮源龍高級中學校長肖明良對這一利好消息感到十分興奮。“之前還會被人笑稱‘廣州客’,盡管從高要回廣州車程只需一個多小時,但是心理距離卻不一樣。”他表示,根據《指引》,納入廣州都市圈后,肇慶產業、交通等多方面將與珠三角各地之間加強來往,相信假以時日,人才、資源流入肇慶,會有更多的人員愿意到肇慶就業創業,心理距離也會隨之拉近,為肇慶的經濟及社會發展做貢獻。

        從事教育行業的他還對教育觀念的轉變表示期待。他認為,本地仍有部分人“唯分數論”,對教育、對學生、對學校的認知有局限。而學校要關注的,除了上清華北大成績優異的學生,還有占絕大多數的普通學生,社會對學校的評價應該可以更多元、更立體。“隨著肇慶東南片區四地融入廣州都市圈,教育方面也將有更多優質資源交流共享,相信這將加速破除舊觀念,讓教育工作者回歸教育本原,促進肇慶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也為國家長遠發展培養更多人才。

        與此同時,肖明良對肇慶傳統文化也感觸頗深。他認為,肇慶端硯文化、廣府文化保護傳承較好,粵語方言使用度、粵曲受歡迎度也很高,習書學畫風氣盛行,這些都是肇慶的優勢。“如果結合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設計推廣旅游線路,肇慶或可成為廣州都市圈體驗廣府文化的首選旅游目的地。”他說。

        優化布局

        把握契機加快城市發展

        四會市正牧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養殖、屠宰加工、餐飲于一體的鵝產業企業,公司負責人林桂平在得知四會也被納入廣州都市圈的消息后告訴記者,他作為四會市民,十分期待并且支持未來的規劃建設。

        林桂平表示,只有大都市圈才能加快城市的發展。在這樣的契機之下,四會未來可以有更多機會鏈接到都市圈的優質資源,但同時,四會也要結合自身定位、優勢做好布局,才能更好地融入都市圈,并充分發揮四會的作用。

        同時,《指引》中提到多項肇慶、廣州之間的交通連接規劃,這意味著兩地未來的交通將越來越高效、便利,也預示著未來肇慶與珠三角各地之間的交通網絡將更加豐富密切。對此,林桂平則表示,交通如同城市血管,隨著廣州都市圈的交通網絡進一步豐富,這也將暢通都市圈內城市之間的交流發展道路。

        除此之外,扎根農業領域多年的林桂平也格外關注接下來農業領域相關內容。如在大都市圈的規劃建設背景下,各城市接下來將如何合理布局農業產業,以及大都市圈的建設將為農業發展帶來什么樣的影響,這都將是他會比較關心的信息。

        西江日報、西江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
        凡本網“西江日報”電子報,以及注明來源“西江日報”、“西江網”的所有文字、圖片、視頻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版權均屬西江網所有。凡是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鏈接、轉貼、編輯或其它方式發布。已經被本網授權的,使用時必須做到:(1)注明來源“來源:西江日報”、作者信息“西江日報記者***”、相關圖片和視頻的出處及作者。(2)如修改標題,必須注明原標題。(3)如果從其他平臺間接轉載本作品,仍須注明來源“來源:西江日報”。
        2.
        本網未注明“來源:西江網”或“來源:西江日報”的作品信息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并不意味著認同其觀點或真實性,如其它媒體、網站或個人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行負法律責任。擅自使用西江網名義轉載或盜用西江網名義發布信息,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3.
        如本網轉載內容涉及版權、名譽權等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
        聯系人:羅小姐、涂先生(電話:0758—2722284)
        詳細請瀏覽:http://www.hangyunjinrong.cn/about/copyright.shtml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 友情鏈接| 事業單位

        粵ICP備09102757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

        本網站由肇慶市西江報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西江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者建立鏡像 Powered by CmsTop

        av免费网站